Loading... ## 产生背景 1. 各大厂商IT设备只支持自己的私有协议 2. 用户购买成本高 3. 不利于网络技术发展 ## 概念 1. 定义了网络中设备所遵循的层次结构 ## 优点 1. 开放的标准化接口,协议不再封闭 2. 多厂商设备兼容 3. 易于理解、学习和更新协议标准 4. 实现模块化工程,降低开发难度 ## 分层 | 层次 | 作用 | | ---- | ---- | | 7.应用层|提供应用程序之间的网络通信| |6.表示层|数据的加密解密,压缩等| |5.会话层|建立、管理维护会话| |4.传输层|建立连接端到端| |3.网络层|IP寻址路由查找| |2.数据链路层|提供介质访问,链路管理| |1.物理层|比特数据流传输| ## 细分各层 > 物理层 1. 定义了电压、接口、线缆标准、传输距离、传输介质等物理参数。 > 数据库链路层 1. MAC寻址(寻址到某个个体) > 网络层 1. IP寻址(寻址到所属范围) 2. 路由查找(多条路径中选择最快最优的路由) > 传输层 1. 数据分段。 2. 建立端到端的连接、维护传输可靠性。 3. 端口用于区分同一台计算机上不同应用程序 4. TCP[可靠传输] 5. UDP[不可靠传输] > 会话层 1. 建立、维护、拆除应用之间的会话 2. 区分同一个应用程序的不同访客 > 表示层 1. 定义了数据的格式、结构。数据的加密、压缩 > 应用层 1. 为应用提供网络服务 最后修改:2022 年 05 月 17 日 © 允许规范转载 打赏 赞赏作者 支付宝微信 赞 1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